大仙岩溶洞

发布时间:2016-01-13 13:35:23



    大仙岩溶洞距永丰县城45公里,位于县境中部的陶唐乡,是一个山奇水秀,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,有“无山不岩,无岩不洞,无洞不怪”之说,境内峰峦叠翠,怪石嶙峋。大仙岩溶洞在陶唐乡东南部,从陶唐乡远南村入洞,经娄元村出洞,全长3000多米,为江南最大的溶洞之一,自古就以峰奇、洞异、石怪而闻名。

溶洞奇观

    “三仙”兀立迎贵客

     走进大仙岩溶洞,第一段前后共有两个大厅,其中一个高达数十米,宽近百米,可容纳近千人。在灯光的照耀下,正面洞壁上有三个人形巨石,高约10余米,兀立如屏,俗称“三仙”,故此地名为“仙岩”。在“仙岩”周边抬眼望去,两边石壁上呈现出晶莹如玉、奇幻诡怪的群猴戏舞的独特景象,同时,绵羊吃草、聚龙腾飞、观音坐莲、童子欢号等奇石异岩,不但越看越像,而且步移景换,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  石林交错亦真亦幻

  另外一厅内石林交错,内有石梯田、石柱、石林,景观亦真亦幻,令人难分真假。厅内还有一个大石峰,好似大佛端坐,颈挂项珠,道貌岸然,周围石柱林立,如武士列阵。大佛之前还有一些石乳,如香烛高燃,似神殿一般。整个大厅气势雄伟,蔚为壮观。

  热情好客“雷响潭”

  穿过“仙岩”两洞之后,沿一条小溪而进,便是大仙岩溶洞的第二段,各种石桌、石凳、石花、石床遍布洞中,还有形态各异的石猴、石龟等。小径旁有飞瀑,如白绢飘飞,似天女散花,令人眼花缭乱。仔细看去,一湾清溪泄入深渊,巨崖下有一深潭,令人目眩。曾有好事者投以石块,轰然如雷,瓮声瓮气,余音袅袅,这里便有了“雷响潭”的美誉,似乎也代表了大仙岩的热情好客。

  石乳倒立晶莹欲滴

  穿过飞瀑,盘旋而上,就到达了岩洞的第三段,这里地势迂回曲折,宽窄相间,洞宽处如进大厦,洞窄处如入小巷。洞顶石乳倒立,长短各异,晶莹欲滴。再往里则是岩洞的第四段,洞中幽黑,四周岩壁犹如天然浮雕,左侧有猪头石、玉兔石,右侧有美女梳妆石、磨盘石,胜似人工雕塑,令人赏心悦目。

  蓬莱仙境绚丽无比

  在溶洞的2500米左右便进入了大仙岩溶洞的下洞,沿石径盘旋而下,只见洞中有洞,回廊曲折,洞内则越走越窄,忽然又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

  这里千仞绝壁,一洞中开,洞高20多米,宽50余米,长百余米,可同时容纳上千人。洞中见天,光亮如昼。洞中一侧,一条小溪潺潺流淌。阳光之下虹影高悬,绚丽无比,让人感觉似乎到了“悬岩滴水晴疑雨,凉气袭人夏似秋”的蓬莱仙境。

而到了秋冬季节,洞中仍有小溪流水,水石相搏,声如弹琴,但却不见矿泉滴珠,洞内干燥温暖,舒适宜人。

  历史传说

  太平军曾在此御敌

  大仙岩溶洞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,还因地势险峻,易守难攻,素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美誉,历来为兵家据守御敌的必争之地,并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。

  从洞内的“蓬莱仙境”拾阶而上,便是出洞之口,洞口宽约6米,有人建墙垣围住。相传清朝咸丰七年,太平军某部在永丰县境内与清军交战失利,进洞抵抗,坚持数月,而这些人工墙就是当时太平军为防御所筑。后来,清军在溪水源头下毒,最终洞内的太平军全部被毒死在山洞之中。

  又传南宋年间,永丰人罗开礼曾在袁州任儒学教授和武冈教练等职,蒙古军进逼南宋之际,罗开礼晚年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军,矢志收复河山。1227年,文天祥兵败,罗开礼则率余兵隐在大仙岩溶洞之中继续抵抗,后被俘虏并卒于狱中。而至今还流传着当年罗开礼就寝的地方有神仙庇佑,所以没人能够找到,至今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。

文章出处:永丰县人民政府网   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